在蔡老师看来,这一问题有些本末倒置:我们绝对不能为了运用语法知识而进行翻译(汉译法或法译汉)和作文,而是应当在汉译法和法语作文的运作中,有必要才使用必要的语法知识,如有必要教师则应对这些语法知识进行讲解。
(相关资料图)
1. 蔡老师为什么不建议在法译汉的练习中开展对语法知识的训练呢?
这是因为对法语初学者来说,(书面文章和口头表达)的法译汉中有很多语法知识点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同学们只要抓住了关键词、法语的基本句型并在了解了经常出现的常用语法知识点,再加上我们同学的逻辑推理,就可以达到对法语书面文章和法语口头表达的正确理解。而且,每篇法语文章、每个法语口头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出现的场景、所需的语法知识点也会有着很多的不同,倘若要在法译汉的练习中讲解语法知识点,那就出现以下不利情况:
. 老师需要找到很多例句用于比较,这会大大增加老师的工作量,从而降低老师的工作效率;
. 例句里会出现很多生词,法语初学者会因为例句中出现过多的生词而顾此失彼;
. 因为这些例句都是老师找来的,学生无法事先在课外研讨预习,老师在课上只能是“一言堂”,无法做到“教师作为知识的供应商,应当精确解决学生作为客户在学习法语细节上的缺陷和错误等需求”的规则。
. 这些例句并非学生学习法语的“亟需”,学生课后很容易忘记,而学生真正需求的不仅是能看懂、听得懂,更重要的是能写得好、说的对,即所谓“法语产出”达到正确。
综上所述,在法译汉的练习中开展对语法知识的训练的效果很差,很容易造成课堂时间浪费,让学生失去学习的积极性。
2. 蔡老师为什么建议在汉译法的练习中注重训练学生对语法知识点的把握呢?
我们从学生汉译法(或学生法语作文)可能会出错的角度看,学生的“错误源”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说明:“蔡式法语教学法”也称“以翻译为统筹的外语教学法”,其宗旨是以翻译为手段、为过程,不仅细致比较汉法两门语言在构词造句、文化习惯上的各种不同,而且考虑减少教师工作量、课堂运作的精简、让学生的学习水平始终保持归一等要素。汉译法的训练是让学生打下扎实的法语作文基础。有了这一基础上,学生可以不再通过翻译直接用法语作文或直接用法语进行口头交流。故在这一段的展开中,蔡老师暂且先不从法语作文的角度进行讨论。)
. 学生“母语端的错误”。学生在撰写法语作文时,可能会出现:
- 并没有想好到底想写什么;
- 从母语的角度看,上下逻辑不顺;
- 心中所想的汉语语句存在问题;
因此,蔡老师建议学生在进行法语作文前,先将自己要表达的思想写成汉语作文,用汉语翻译汉语,是指使汉语句子更明了、更简单、逻辑更清晰,然后再着手译成法语。这样可以大量减少学生“母语端”的错误。
. 中法主从句的排列顺序很不相同:
中文的修饰用的定语,例如形容词、副词、定语从句、状语从句都在被修饰的词语的前面,而法语则很不相同,放在被修饰词语或被修饰句子前面的情况除了以上四种情况以外
- 个别常用的形容词;
- 个别常用的、放在被修饰词前面或后面会有不同语义的形容词;
- 需要强调状语,例如时间状语、地点状语;
- 需要强调的状语从句,
法语其余的形容词、副词、定语从句、状语从句都得放在被修饰词或主句之后。我们中国同学在刚开始学习法语时较容易犯错,应当予以注意。
. 关键词的选用:
当我们打开一本汉法辞典,经常会出现在某个汉语词下,有多个法语词供我们选择,而因为我们是法语初学者,还没有学会词义辨析,所以在关键词选择上会感到为难。蔡老师建议的方法是选择第一法语单词,然后再请老师检查、纠正。如有必要,再请老师予以解释。然后同学们将老师纠正、讲解过的“教师标准稿”记住背熟。这样多次反复,同学们即可从中找出规律。
建议:
1)同学们随着法语水平的提高,在汉法词典找法语词语的同时,应尽量在查阅一下法汉双解词典,例如法国的《拉罗斯法汉双解词典》,看一下法国人的解释及其例句,这样会事半功倍。
2)同学们在查阅汉法词典寻找关键词时,尤其在查阅法汉双解词典时,应当特别注意关键词的“主轴语义”,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我们的正确选择的成功率。
法语学习小知识:何为“主轴语义”?
当我们翻阅法汉词典查阅某个法语单词,我们会发现我们要查阅的法语单词有多个语义,而且有时同一个单词在我们中国学生看来,内含着截然不同,甚至相反的语义,例如:apprendre既可以是“学生的学、学习”,也可以是”老师的教”,也可以是“我自己了解到”,也可以是“别人告知我”,那是否可以说法语不很精确呢?
实际上,这一现象存在于许多语言中,尤其存在于我们的母语——汉语之中。
实际上,这也反映了法国人是如何理解世界、重组世界的方式。apprendre既可以是“学生拿来——学”,也可以是“老师拿来——教”,也可以是“我拿来(信息)——获知”,也可以是“他人拿来(信息)给我——告知”,这是符合法国人的逻辑的。
例如,法语的louer“租”,既可以是房产所有者或代理人将房屋“租出”,也可以是需要住房的人“租入”房屋。在法国人看来,无论是“租出”还是“租入”,都是在建立租赁关系,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根据上下文,一目了然。
再如:法语动词faire的主轴语义是“faire这一直接及物动词后跟的宾语一定是faire这一动词动作所产生的结果”
但我们法语初学者在查阅法语单词的语义时,如果遇到多义词,应当注意寻找其主轴语义——即能贯穿这些多义词的语义。
这在我们现代汉语中就比较容易:现代汉语大都有两个或三个汉字构成,其中的一个汉字就是其主轴语义,而法语则需要我们进行推理,从中滤出其主轴语义。
一旦我们把握了其主轴语义,我们在单词的选择上就会避免很多错误。
而且,这一思考、寻觅过程能更为深刻地加强我们的单词记忆。
标签:
X 关闭
X 关闭